首页 > 资讯 > > 正文

夏季野生植物生长茂盛市疾控中心发布风险提示——谨防误食毒蘑菇引发食物中毒

2023-06-28 10:29:26 来源:韶关新闻网 分享到:

夏季天气炎热、雨水丰沛,野生植物生长茂盛,是误食毒蘑菇等有毒野生植物引发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。蘑菇是老百姓餐桌上美味的食材,然而,许多品种的野生蘑菇都含有足以致人死亡的剧毒。市疾控中心发布风险提示:不采集、不买卖、不食用野生蘑菇,以防误食毒蘑菇引发食物中毒。

草丛中生长的野生蘑菇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毒蘑菇毒性复杂多样易延误治疗

市疾控中心食品监测科科长梁栋介绍,毒蘑菇毒性成分种类繁多,中毒表现各异,病程发展和预后情况也不同。按中毒的症状可分为胃肠类型、神经精神型、溶血型、肝脏损害型、呼吸及循环衰竭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等6个类型。大部分误食后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及精神亢奋、精神抑制、精神错乱、幻觉等精神症状,严重的可出现溶血、肝脏和肾脏损伤等严重症状。  

值得警惕的是,华南地区常见的致命鹅膏误食后,病人初期症状较轻,有呕吐、腹泻等类似急性胃肠炎的症状,经过处理后,第二天症状缓解,进入“假愈期”,但第三天就会进入肝损害期,病人转氨酶急剧升高,严重者出现肝衰竭,易误诊致延误治疗时机。致命鹅膏(白毒伞)号称“蘑界”头号毒王,一个约50g的白毒伞所含毒素的量足以毒死一个50公斤的成年人。

毒蘑菇与食用菇外形相似难以辨别

世界上已知较明显毒性的毒蘑菇种类多达400多种,我国约有200种,广东则有100多种。广东常见剧毒蘑菇种类有白毒伞(致命鹅膏)、灰花纹鹅膏、黄盖鹅膏白色变种、粘盖包脚菇、簇生沿丝伞(簇生黄韧伞)。  

毒蘑菇与食用菇外形相似,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,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、气味、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,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。  

误食蘑菇中毒的新闻每年都有,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“拼死”也要吃呢?主要是被不靠谱的辨识方法误导。大多数中毒者并非不知道毒蘑菇的存在,而是被所谓的辨别“秘诀”误导。比如,凭蘑菇颜色是否鲜艳判断是否有毒、凭蘑菇与银器大米大蒜等同煮是否变色判断是否有毒、凭掰开蘑菇是否流汁液判断是否有毒等。  

梁栋特别提醒,即便真的认对无毒的品种,但是在野外,无毒的蘑菇常常与有毒的蘑菇混生,很容易沾染毒蘑菇菌丝。即便吃的蘑菇是无毒的品种,仍然会有中毒的危险。

一旦误食毒蘑菇须马上就医

若吃了蘑菇后,很快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腹痛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及视力模糊,就要高度怀疑毒蘑菇中毒,必须马上前往医院就医,千万不能拖延,否则容易引起昏迷乃至死亡等严重后果。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。可用手指扣咽部或用器具压迫舌部即可引起呕吐。可反复尝试,尽量把胃内的食物呕吐出来,以减少毒素吸收。  

不管是否是自认为无毒的蘑菇,只要是野外采摘,在烹饪前最好拍照,以备后续出现中毒后可以快速鉴定品种,争取救治时间。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,出现中毒症状后应立刻到正规医院救治。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,以备鉴定蘑菇的种类,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。一起食用过同样蘑菇的人,无论是否发病,同样需要立即到医院检查。  

梁栋提醒,要警惕中毒“假愈期”。部分病人经治疗后,急性胃肠炎症状逐步缓解甚至消失。由于毒素被肠道吸收入血液后,侵害了实质脏器,会在1-2天后病情迅速恶化,出现肝、肾、心、脑等多脏器损害,尤以肝、肾损害为重。所以,在中毒初期症状缓解时,仍建议留在医院积极接受治疗,观察一段时间,确保病情稳定好转再出院。  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南非仪表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3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